甘肃工人报
2018年12月26日
第04版:特别关注

脱脱困路上绝不落下下一人

——我省工会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周鹏 通讯员 尉建强

    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工会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省委、全总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一项民生工程。9月26日、2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先后两次对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作出批示,指出:“没有城市困难职工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融入脱贫攻坚战略,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聚焦目标任务,凝聚各方合力,突出精准方略,加大资金投入,全力以赴打好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确保城镇困难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按照省委的要求,近三年来,全省各级工会把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作为全省工会服务大扶贫战略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列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了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效果好,全省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省总工会积极落实省委和全总工作部署,从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细管理做起,逐级推动落实,坚持编制“减上补下”、资源对下倾斜,将核减下来的编制全部充实到市、县两级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安排340万专项资金,对创建达标的5个市、14个县区帮扶(服务)中心予以奖励。今年,再预算353万元资金支持创建工作。目前,以市州为枢纽、县区为中心、乡镇(街道)为窗口的全省帮扶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我省的困难职工档案由2015年的23.5万份下降到2017年底的10.8万份。(涉困人口从69.3万人下降到33.7万人,减少了55.8%。)

    各级工会按照省总安排部署,迅速行动,扎实做好精准识别工作、开展精准帮扶、拓展普惠服务,努力推进精准解困脱困工作,为党政分忧、服务大局的意识更加主动,破解“四化”的路径更加明确,维权帮扶的阵地更加巩固,解困脱困的措施更加务实。张掖市总工会在系统集成上持续发力,在精准施策上持续用力,全市解困脱困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有效经验。庆阳市总工会在做好与民政部门信息对比的基础上,主动与人社部门进行信息对比,准确核实了职工家庭收入。兰州市总工会积极协调天庆集团,连续12年累计捐资400余万元,共帮助1200余名困难职工子女完成学业。白银市总工会连续五年为困难职工赠送职工互助医疗保险,增强了困难职工抵御风险的能力。

    10月10日,经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与农村精准脱贫攻坚做到了“三同步”(同安排、同部署、同解困)。省总工会以问题为导向,狠抓落实,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层层传导压力,逐级靠实责任,扎实有序推进我省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识别摸清底数,困难职工“一个不落下”

    11月5日,庆阳迎来2018年的第一场雪,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5摄氏度。一大早,家住西峰区安定东路某公租房的李秀芳正像往常一样准备早餐,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没想到来客是庆阳市总工会困难职工生活状况调查组。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庆阳工会将对5115户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调查,开展精准识别。

    “打扰了!昨天下雪了,家里冷不冷?最近有没有啥困难?”进门后,庆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豆亚平一边询问近期情况,一边摸了摸暖气片,发现暖气片是冰的。

    “去年没有钱改造大暖,也就没通上暖气。”李秀芳回答到。很显然,供暖已经成为李秀芳一家人的“痛点”。李秀芳因高血压后遗症长期在家治疗,其丈夫南红涛是西峰制药厂下岗职工,下岗后租了辆皮卡在油田上跑运输,除去租金和油费,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

    调查组细致询问了李秀芳一家的收支情况,帮她详细算了笔账:“廉租房租金支出800元,每月生活费1000元,看病支出6000元,孩子学费生活费12000元,减去每年仅有的24000元的收入,缺口资金在6800元左右。”这样的情况下,确实难以支付7000多元的暖气改造费用。

    打工挣了多少钱?政府救助了多少钱?柴米油盐用了多少钱?头疼脑热买药花了多少钱?孩子上学需要多少钱……这是庆阳工会调查组对每一户困难职工都要问到的问题。每一户困难职工家庭的日常收支问得细、算得清,一项项数字一目了然地跃然纸上。通过比对,一眼就能发现症结、找准关键。

    来到原地毯厂下岗职工赵彩虹家。看到的是她租住在20平米左右的民房里,屋外生火、屋内起居,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然而,比起艰苦的生活条件,更让她难过的是其长子因脑积水严重影响到了智力,需要人长期照料。赵彩虹的丈夫刘福存又在老家长期照料年迈多病的母亲,导致了夫妇二人双双失业,紧靠微薄的低保和亲戚接济维持生活。

    “暂时的生活困难可以想办法克服,现在我最担心的是养老保险。”赵彩虹道出了她始终耿耿于怀的难题。赵彩虹的养老保险只交了10年,按政策,交够15年才能在年满60岁后领到养老金,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还有5年的费用没有缴纳,这也意味着60岁后赵彩虹会失去最根本的保障。“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你提到的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困难职工同样面临的难题,我们将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供暖、养老保险、失业……面对一个个遇到特殊困难的职工,工作人员一边积极开导,一边详细记录,详细了解了困难职工家庭收入、致困支出等。

    摸清底数是解困脱困的第一步,庆阳市各级工会的工作只是全省工会扎实开展困难职工摸排的一个缩影。省总要求各级工会要扎实开展困难职工档案核实清理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施策关和出口关,确保建档立卡的真实性、准确性,切实解决好“解困脱困谁”的问题。通过基层工会全部入户调查、县区工会检查、市州工会抽查、省总督查的模式,严格根据全总的五类重点群体和建档标准,按照“进、看、算、议、评、公示、审核”七步骤,严把入户调查关,做到不入户调查不建档、不公示公开不建档、不集体研究不建档、工会主席不签字不建档,杜绝“假脱困”“数字脱困”。每季度进行一次城镇困难职工动态调整和管理,剔除不符合条件的职工档案,及时纳入符合条件但遗漏在外的城镇困难职工和返困职工,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即退。通过入户调查、信息核对、核查审批、公告公示等办法摸清底数,严把标准,精准界定对象,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建立困难职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开展数据比对,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推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政策及各类资源信息的精准对接。建立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核查,存在潜在返困风险的,制定“回头帮”措施,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持续稳定解困脱困。

    同时,实行帮扶困难职工目标责任制。发挥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1350个乡镇街道工会和520个企业帮扶工作站点的阵地作用,开展工会干部与城镇困难职工家庭“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把任务分解到各级工会,责任落实到每名工会干部身上,做到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一帮到底,不脱困就不脱档、不脱钩。

    健全体制机制,脱困解困需“对症下药”

    确保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各级工会必须完成的任务。然而,困难职工的困难各有不同,如何做到精准识别困难职工?如何做到精准施策进行帮扶?这些都需要有一套健全的体制机制。

    为此,我省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主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成立以省委分管领导为组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和省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发展改革、人社、财政、民政、教育、卫生计生、住建、工会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甘肃省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总工会。同时,各地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分工协作,抓好工作落实。

    明确甘肃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方向和目标。即按照全国总工会明确的五类困难职工群体解困脱困任务要求,返困及新增困难职工家庭同步建档立卡、实施帮扶,全面推进建档立卡城镇困难职工实现“两有、五保障”,即有吃、有穿和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险有保障。

    就业方面,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下岗职工全部纳入当地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制订就业指导方案,提供就业服务,按政策落实好各项补贴,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困难职工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解困脱困一户。

    助学方面,落实困难职工家庭上学子女国家资助政策,将其纳入“奖、助、贷、勤、减、免”助学体系,确保城镇困难职工子女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含中职)、高等教育阶段(本专科、硕博研究生)都能享受到相应国家资助政策。

    医疗方面,将符合条件的因病致困职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范围,建立了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提高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负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职工大病救助。

    住房保障方面,采取实物配租与发放租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将城镇住房困难职工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覆盖范围,对缴纳公用租赁住房租金确有困难的城镇特困职工,给予适当减免,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职工家庭住房问题。

    社会保险方面,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人员重新就业的,及时办理参保缴费、社会保险关系及档案转移接续手续。对未被其他单位招用的人员,符合规定的,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强化政府兜底功能。符合政府规定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到2020年尚未无法脱困的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由基层工会出具证明,按程序申报街道(社区),政府全部兜底保障。

    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今年年底前,各市州要完成全国级困难职工档案中30%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任务。2019年,各市州完成全国级困难职工档案中60%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任务。其中,金昌、嘉峪关市实现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全部解困脱困。到2020年,巩固成果、建立机制,落实兜底政策,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建立服务清单和问责制度。各级党委、政府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年度重点工作目标,逐级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完善落实目标管理、绩效考评、领导挂钩、责任追究和奖惩激励机制,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评导向力度,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工作、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做实做亮品牌,脱贫路上彰显工会作为

    搭建帮扶平台,推进解困脱困阵地建设。省总工会持续加强全省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帮扶站点建设,省总工会下发了《关于推进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用三年时间把帮扶中心建设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改革成效和工会形象的窗口,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阵地。按照《甘肃省总工会改革方案》中“编制减上补下”、资源对下倾斜的原则,将核减下来的2个行政编制、28个事业编制全部充实到市、县两级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市州、县区总工会对帮扶中心规范化创建工作高度重视,以改革精神,着力破解帮扶工作的短板和不足,按照“六有”“四统一”的标准,以解困脱困为重点,突出规范化创建,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2017年,29家单位进行了申报,5个市、14个县区建成了示范性、规范化帮扶中心。全省投入创建资金1066.8万元,其中:省总奖励资金340万元,地方工会投入资金726.8万元;2018年,35家单位进行了申报,省总再预算353万元资金支持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市州为枢纽,县区为核心,乡镇(街道)为延伸的帮扶网络体系。通过创建活动,为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奠定了基础。

    加强就业培训,增强解困脱困内生动力。我省坚持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解困脱困。制定《全省工会系统2014—2018年培训方案》,支持58个深度贫困县区工会培训困难职工、农民工近3万人次。整合资源,命名全国、省级示范培训学校60多所,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设立专项资金1500万元,在14个市州和陇西县开展小额借款帮扶解困行动,扶持了1500多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创业、带动近6000人就业。特别是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转岗、再就业的需要,开展思想引导、转变观念、转岗培训,督促企业不减员、少裁员,帮助职工稳定岗位、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

    开展帮扶救助,缓解困难职工生产生活困难。坚持把职工群众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事情作为工作重点,发挥拾遗补缺作用,做实做亮“四送”活动品牌,实现了四个转变。即:“春送岗位”向送政策、送文化、送技能转变;“夏送清凉”向送健康、送法律、送安全转变;“金秋助学”向送爱心、送激励、送希望转变;“冬送温暖”向送关怀、解难题、办实事转变。2015年至2017年,累计筹集资金3.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42亿元,省级财政4800万元,各级工会投入1.2亿元),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家庭58.42万户。开展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作,覆盖全省企事业单位5840个、职工57余万人,报销费用9390万元。为困难职工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缓解了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困难。

    改进维权服务,提高困难职工获得感幸福感。突出困难职工群体,切实维护困难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督促企业把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解困脱困工作列入职代会内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维护广大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劳动就业、工资报酬、社会保障等基本权益。建立省际、城际农民工维权联动机制,配合人社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行动,帮助讨薪12.22万人次、10.96亿元。结合工会改革,将全省工会经费留成的80%留给地方和基层,省总本级支出中的70%下沉到基层,不断加大工会经费对困难帮扶的投入。推行项目资金管理,对服务职工项目给予重点倾斜;推行工会领导干部、机关部门联系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制度,努力为他们解难事;推行办实事承诺制度,每年公开承诺办好3至5件实事,让广大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得到了实惠。

    做实做细基础,推进解困脱困工作精准化。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和重新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困难职工的人数、分布、致困原因和困难程度等情况,科学制定工作规划,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就业创业发展、纳入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互助保险保障、社会救助兜底)和“七个行动”计划(技能培训促就业计划、创业援助计划、阳光就业计划、职工医疗互助计划、金秋助学计划、一帮一结对计划、送温暖精准化计划),做到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确保每一名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18-12-26 ——我省工会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综述 2 2 甘肃工人报 c101508.html 1 脱脱困路上绝不落下下一人 /enpproperty-->